四个月通过cma全部考试,并获全球杰出表现奖-全讯担保网

2013-01-12 21:34     来源:中国会计网     

黄茂欢,cma,cpa,
  
  财务部主管,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
  
  黄茂欢任职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,主要从事投资预算工作,目前因学习cma,领导特地安排他从事经营成本分析项目(50%工作时间在此项目)。出于工作需要与个人知识体系完善的需求,黄茂欢决定在2009年1月加入ima成为会员,并于同年5月参加cma考试。同年8月,他通过了所有四门科目,仅利用四个月的时间就通过了cma四部分考试。不仅如此,黄茂欢四门考试成绩均非常优秀:part1成绩为650分,part2成绩为650分,part3成绩为610分,part4成绩为570分,最终获得了2009年cma“杰出表现奖”。据ima介绍,在此次获奖的10人中,黄茂欢是唯一一名来自于亚洲的考生,其余八名来自美国,一人来自欧洲。因为成绩突出,2010年6月5日,黄茂欢获邀出席了在美国巴尔的摩举办的91届年会,并在现场接受了颁奖。
  
  在学习与考取cma认证的过程中,黄茂欢对管理会计及综合财务知识体系有了更全面的理解,他非常愿意与其他ima会员和cma考生一同分享他的考试心得。以下是他的经验总结:
  
  首先,谈谈学习cma的目的。其实在学习cma前,我已拥有cpa和acca的资格证书。但是,我认为它们都太注重财务会计与外部审计。从我个人来讲,我希望在管理会计方面有所发展,所以选择了学习cma。这次到美国开年会,遇见很多财务控制人员、财务主管甚至各大公司的首席财务官,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发现,他们中间有很多人也同时拥有美国的cpa。我很想了解他们对cma的理解,就问起他们是如何评价aicpa与cma。他们说:如果在事务所,学cpa会更好;但是如果在企业或公司工作,学cma更好,因为cma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对工作的帮助更大,与工作实践更相关。
  
  其次,谈谈学习方法。part1的考试内容是“商业分析”,这部分的考试内容很基础,但恰恰是我感兴趣部分。我是中国cpa,本来可以免考part1,但是我认为这部分财务知识对从事企业管理会计的人用处很大,所以我放弃了免考。part2内容中,“管理会计与报告”是重点,也是cma考试最重要的一部分,阐述了大量管理会计内容,且与基层及中层管理会计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密切相关。part3“战略管理”与首席执行官、首席财务官、财务控制人员及财务主管的工作密切相关。part4“业务应用”主要是管理会计在公司业务中的应用。
  
  以下我谈谈学习方法:
  
  1、cma考试覆盖面广,因此作为cma考生,对财务知识的学习及掌握的范围要广,不能只复习几个考试重点以
  
  应付考试。
  
  2、区别对待课程难度。cma考纲对各个知识点进行难度分级,考生要对a、b、c三种难度级别的知识点不同对
  
  待。特别是对c级难度的知识点一定要深入研究,了解这些知识点的实际运用,否则很难在考试中得心应手。
  
  3、在教材的使用上,我建议考生可以先完整看完书本的整章内容,然后再作后面的习题。在看书时,不要企图全
  
  部记住或全部掌握。在做题时,不懂的时候可再回头看书,这样更有效率,也更有目的性。
  
  4、在看完一本书的内容且做完书后习题后,一定要作模拟试题。比如ima的plc学习中心,我认为就是非常珍贵的学习资源,其他如gleim等教材上的习题,也是非常好的资料。总之,一定要多做题,这样才能提高解题速
  
  度,考试时才有时间完成试卷。
  
  除以上经验外,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对考生也有极大的帮助,例如:
  
  1、一定要合理控制时间,不要在一题上花太多精力。在考part4时,我在前三题上花了很多时间与经历,写了很
  
  多论述内容,结果写完时才发现,这只是第一大题的的三个小问而不是三道答题!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,由于电脑显示与纸质试卷不一样,开头一定要注意题目的数量与分配,合理分配好考试时间。
  
  2、在考试中,或多或少会碰到不会答的问题,这时候一定不能随便放弃,一定要猜一个比较合理的答案。
  
  3、在考part4的时候,解问答题的思路一定要发散,问答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,只要考生说的有道理就可以得分。
  
  还需要注意,千万不要在同一点上写太多内容,要拓展思路多写几点,不仅可以更全面地给出问题的答案,同时也
  
  给评分老师留下思维敏捷、知识面广、专业基础扎实的好印象。

精品推荐
网校课程
实务交流
免费资料
热门推荐

©2001-2023 中国会计网(canet)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支持:北京萨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

网站地图